这张图片显示了五向构造体形成衣壳的三种策略,使用了足球的常见图像

来源:陈玉生等,2019/CC BY 4.0

以足球为模型的衣壳形成策略。自粘块(黑色物体)形成(a)中的衣壳,添加的对角连接器(金色物体)连接(b)中的构建块,三角形连接器(金色物体)帮助连接(c)中的块。

在该团队第一次提出这个想法12年后,一个巨大的、自我组装的化学球体终于被创造出来了,研究人员称之为“巴克碗”。1

找到一种制造自组装规则球体的方法一直是超分子化学家的愿望清单。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能够制作规则的凸多面体。两种形状——二十面体和十二面体——是五种柏拉图实体中最受追捧的,因为它们具有最接近完美球体的对称性。自组装大型超分子球体的能力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传递药物、封装化合物和催化反应的新方法。

配体合成和分子自组装的图像

来源:陈玉生等,2019/CC BY 4.0

在斯克里普斯团队提出这个想法12年后,一种由corrulene组成的球体已经被合成

2007年,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方法。2受到病毒衣壳的启发,他们提出了一种方法,基于12个碗状的自组装来制作“巴基碗”,corannulene基于构建块。然而,研究人员在实际制造时遇到了溶解性问题。这使得很难保持溶液的均匀性,这反过来又阻止了积木组装成球体。

现在,这个团队已经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自我组装的化学衣壳。球体的骨架厚度为1纳米,直径近6纳米,由12个与镉离子配位的角环烯分子组成。通过转换到具有5个醚函数和5个三吡啶配体的角环烯衍生物,该团队能够将溶解度提高到球体发生自组装的程度。碗状的角环烯分子使得球体的组成部分具有手性,当被镉复合时,它们被锁定为一种对映体形式。因此,巴基碗具有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