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和科学分析塑造了我们的观点,但也可能被选择性地忽视

成为一名化学家(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科学家)意味着对世界有特定的看法。这在我们看来很自然,但事实并非如此。存在着不变的自然法则,并且可以通过有组织的实验来发现(和质疑),这种观念对人类来说并不容易。与非科学家相比,这种思考方式对一个人的世界观有什么影响?更具体地说,化学知识对他们有什么作用?我将其分为两类——知识本身的影响,以及科学思维框架的影响。

CW0417 -在管道中

来源:©Themacx/iStock

了解科学的总体效果是对自然世界的复杂性感到惊讶,同时对任何个人在其中的位置都有一种有时令人恐惧的看法(简单地说,它不太关心我们)。众所周知,天文学和物理学提供了这些感觉,但生物化学的复杂程度足以让任何人感到谦卑。至于对人类关心的问题漠不关心,任何经历过剧烈放热的化学家都知道热力学的冷酷无情。这些系统会做它们要做的事情,没有任何魅力或争论能强迫它们做任何其他事情。那些工作主要与他人打交道的人往往高估了强大或有吸引力的个性的力量,但那些花时间询问物质世界的人知道这种方法的局限性。

更具体地说,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化学的细节既有用又烦人,因为人们忍不住从分子及其性质的角度看待事物。在家里,它可以帮助你弄清楚怎样才能洗掉顽固的污渍(或毁掉衣服)。但当你看到有人建议别人用醋和碳酸氢钠的神奇混合物来清洁东西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怀疑起泡的醋酸钠有什么用处。看到化学被滥用会让人痛苦。广告主们似乎认为那些扭曲的化学结构看起来比任何真实的东西都更科学,但这总是令人恼火:看一眼昂贵的瓶装水广告——他们声称pH值、含氧量和其他更糟糕的东西——就足以提高一个人的血压,而不是任何纯天然泉水的帮助。活力的持久性继续令人惊讶:有人坚持对我说,从橙子中提取的纯净的晶体维生素C中含有一些从烧瓶中提取的抗坏血酸所不具备的东西。

但真正的改变是思维的科学习惯。并不是每个人都以这样的态度看待一些发现:“这很有趣——我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在实验室里,‘那有什么证据?可以是一个中性的甚至友好的问题。但在日常生活中,这往往被视为一种挑衅的侮辱。按照正常的标准,科学家似乎是那种怀疑一切的人,直到他们至少看到它发生两次(也就是说,我们中间谁没有被令人兴奋但不可复制的“n=1”结果误导过呢?)关于样本量和混杂变量的问题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的,这肯定是科学方法本身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原因之一。

然而,轻信的天平的另一端正等待着一个错误,因为在每一个天平的两端总有一个错误在等待着。在实验室内外,科学傲慢不是一个未知的问题。各种各样的人常常过于执着于自己的信仰,而科学训练虽然应该有助于抵消这种情况,但有时却会加剧这个问题。每个领域都有对证据相互矛盾的解释引发争议的例子。人类倾向于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这种倾向比任何训练都要强大。当涉及到我们所热衷的话题时,我们都太愿意抛弃我们内化的关于证据和可重复性的标准,这已经(并将导致)大大小小的错误。科学本身,就其最纯粹的形式而言,不是人的,但它的实践者确实是非常人性化的。